首页> 新闻热点> 行业资讯> 神舟十四号飞船成功发射背后,有众多计量机构、计量/测量人在默默贡献力量!

神舟十四号飞船成功发射背后,有众多计量机构、计量/测量人在默默贡献力量!

2022-06-11 11:38:35

  摘要

  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在此次神舟十四号飞船发射过程中,众多计量科研机构、计量/测量人在背后默默贡献力量,他们或提供设备、或参与测量保障工作。如航天科工二院203所此次为飞船配套了一系列优质晶体元器件产品(点击查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光学测量团队高精度测量守望神舟出征;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3所研制的高精度加速度计组合出色完成了微重力环境下加速度的测量任务;旭博检测实验室参与核心部件可靠性检测;中国电科第14研究所为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各阶段提供全程测控保障等等。

神舟十四号测控“第一棒”,高精度测量守望神舟出征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光学测量团队,承担着此次神舟十四号运载火箭初始发射段的实时监测任务,作为整个测控系统的“第一棒”,团队科技人员始终精益求精,做足准备,以高精度测量,守望神舟出征。

  这是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发射前的一次综合演练,发射场光学测量团队科技人员在火箭点火后第一秒就立即进入工作。他们需要根据前方高速电视测量系统回传的图像数据,对运载火箭飞出发射塔架之前起飞漂移量进行测量。

  发射场光学测量团队负责人 刘鑫:漂移量它是判断火箭起飞状态是否正常的重要依据。一般的漂移对于这么大的目标来说,咱们是肉眼观察不到的,但是如果漂移量过大的话,它就会对火箭本身或者是塔架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要把这个漂移量测量误差控制在0.2米以内,也是为指挥中心做出决策、调整、判断提供一个准确的依据。

  为了完成好任务,光学测量团队经过多次实地勘察,在发射塔架周边,科学配置了多台高速电视测量系统,形成测控体系网,确保火箭跟踪无死角。

  记者:我身后这块不足20平方米的水泥场坪就是其中一个测量点,也是距离发射塔架最近的观测点之一,为了保证成像效果不受影响,科技人员需要随时掌握设备状态。

  发射场光学测量团队负责人 刘鑫:因为我们这里距离发射塔架是比较近的,发射时产生的低频振动,可能对我们的设备就会产生影响,还有就是户外环境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尤其是我们这经常有大的风沙,所以我们就会提前设置好各种可能影响设备正常工作的故障来进行归零处置,确保万无一失。

  测量设备采用的是大视场、短焦距的跟踪方式。跟踪画面出现偏差会直接影响到火箭漂移量测量结果,为了保证目标完整清晰成像,就要求操作手具备快速修正跟踪能力。

  发射场光学测量团队工程师 冯旭辰:我们会反复观看以前的任务图像,总结分析不同火箭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不同时间节点的飞行状态,制定相应的调光和跟踪策略,并一遍遍地开展针对性训练。

  目前,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光学测量团队人机结合状态良好,设备完成检测调试,随时做好任务准备。(央视新闻客户端 林琳 沈玲 房高森)

神舟十四号:从手绘图纸中诞生的“对接测量员

  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航天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与空间站成功“握手”,本次任务中,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3所研制的高精度加速度计组合(简称高加组合)及多只加速度计再立新功,出色完成了微重力环境下加速度的测量任务,帮助飞船精准把握速度和位置,让交会对接又稳又准。

  “沙场宿将”加速度计

  提到“高加组合”,就不得不提其中的核心组件加速度计。

  作为从神舟一号开始就一路相伴并不断升级的产品,神舟十四号上搭载的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在我国历次载人航天任务中表现出色,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担当着“对接测量员”的重要角色,是飞船上值得信赖的功勋成员。在二十多年的研发与改进过程中,为了精准的测量值,33所的技术人员以愚公移山般的意志不断探索、创新,打造出了技术水平国内第一的产品。

  至今,那一本本泛黄的工作笔记仍在33所的技术人员手中流传,上面记述了33所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研制的艰辛历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从零开始展开加速度计的技术攻关,靠着手工抄写、记录和编撰,逐步完善了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知识谱系,为这个促成美妙的“太空之吻”的测量元件绘制了最初的原理图,数不清的手写实验手册则记录了下了加速度计在求索与企盼中的新生。

  从1999年在神舟一号中搭载应用到2003年作为神舟五号载人飞船GNC(制导、导航与控制分系统)的部件,再到连续参与此后的载人航天发射任务,33所研制的加速度计始终有着稳定的发挥。随着任务难度的变化,这位“航天新兵”先后经历了稳定性提升、真空环境适应性改造、温度环境适应提升等迭代过程,褪去青涩而越发成熟稳重,成为神舟飞天最可靠的组件之一。

  不断升级的“高加组合”

  2008年开始,根据任务需求,“高加组合”进入研发阶段。在这套组合中,加速度计将不再是“单兵作战”,而是与它的“翻译官”IF转换电路进行功能整合,通过系统的优化,让各个器件的兼容性和稳定性达到最优。

  “高加组合”主任设计师于华男表示:“如果说加速度计好比是琴艺高超的俞伯牙,那IF转换电路就是它的知音的钟子期,两者的组合确保了一个测得精,一个解得准。”

  此后,以这套“王牌CP”为核心器件的“高加组合”大显身手,在交会对接中测量沿X轴、Y轴、Z轴方向的平移速度增量,在部分任务中还用于检测飞船的微重力水平,包括轨控发动机工作过程,调姿、姿控过程,对接及分离过程和轨道舱泄压过程,成功助力神舟飞船在轨飞行、交会对接阶段的测量任务。

  在此过程中,技术人员根据需要继续开展升级改造,先是为加速度计穿上了密不透风的“外衣”防止内部气体泄露,随后还对I/F转换电路做了升级,增强了信号处理能力,为提升系统的工作效率提供了方便。

  十余年间,“高加组合”及同类型产品先后助力神舟系列飞船、探月工程取得成功,产品性能稳定。

  近年来,高精度加速度计组合一次次圆满完成了各项发射飞行与在轨快速交会对接任务,也将迎接更多新的挑战。在数字航天战略的指引下,手绘图纸和人工记录虽已成为过去式,但志在太空的“测量员”们并未忘记为什么出发,并将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上继续前行。(环球时报 樊巍)

参与核心部件可靠性检测,苏州企业助力神舟十四号飞天

  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在这次叩问苍穹的飞天之旅中,苏州高新区企业旭博检测实验室参与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核心部件的可靠性检测工作。

  “此次运送神舟十四号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可靠性指标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而火箭的可靠性,很大一部分得益于发射前严格且专业的可靠性测试。”苏州旭博检测实验室总经理濮龙锋告诉记者,火箭推进机构相当于方向盘,对于该部件的可靠性测试尤其严格,“差之毫厘”很可能“谬以千里”,检测工作容不得半点懈怠。

  濮龙锋介绍,实验室团队完成了长二F火箭推进机构和电源系统的可靠性测试。“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在地面模拟力学环境,验证在太空强大振动环境下火箭是否能保持正常工作。”濮龙锋举了个例子:汽车如果开到200公里/小时,就会因受到各种力而引发强烈振动。而火箭速度1秒达7.9公里,在复杂的力学环境下,振动将无限放大。因此针对火箭部件的测试标准极为严苛,测试工作直接关乎火箭在太空的稳定运行。(新华日报)

陆海测控网顺利保障发射任务

  位于江苏的中国电科第14研究所(简称14所)多部雷达圆满完成火箭发射保障任务,为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各阶段提供全程保障支撑。

  在胶州湾畔,一座座洁白的雷达天线巍然耸立,蓄势待发,作为任务主力测控站点青岛测控站就坐落于此,在飞船上升段,青岛站多套设备同时参试,将为船箭分离、飞船入轨等关键动作提供重要测控保障。针对技术状态复杂、疫情影响等现实挑战,14所雷达保障团队主动加班加点,每天进行设备检查,确保任务前不留隐患问题。

  同时参加上升段测控任务的渭南测控站主要负责火箭外弹道测量任务,并在飞船入轨后承担对飞船及空间站组合体的测控工作。由于夏季的到来,雷雨天气频发,气温也随之升高,对参试设备的考验也随之加大。为了克服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在任务前一个月,14所雷达保障团队每天进行设备巡检维护,确保信路畅通,设备状态最佳。

  “航天测量船雷达是负责海外测量的主要装备和手段,14所研制的新一代船载测量雷达,采用高可靠设计,执行任务十分可靠。”14所雷达保障团队表示,雷达上安装了先进的姿态测量设备,无惧海上风浪,可以在测量船摇摆的情况下得到和地面一样高的测量精度。该船作为海上测量站,是弥补陆地测量时间不足,延长测量弧段的有效手段,对后续快速对接空间站,航天员早点进入空间站开展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四号,每一次“飞天”任务,14所研制的系列精密测控雷达始终聚精会神守望苍穹,天际接力勾勒最美弧线,为“航天梦”“探月梦”默默助力。“测量数据如果有丝毫的偏差,入轨点就会偏差数百公里,后果无法想象。”雷达项目负责人介绍,每一次发射,14所雷达保障团队总是提前到达基地,精益求精确保万无一失。一代代雷达人将他们的心血凝结在这数万个雷达零部件上。(新华日报)

技术知识

更多>
电子汽车衡
电子汽车衡检定规程

  电子汽车衡的检定规程通常是根据当地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制定和执行的。以下是一般的电子汽车衡检定规程:  1.检定周期:根据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制定电子汽车衡的检定周期,一般为1年或更频繁。这意味着每隔一定时间需要对电子汽车衡进行检定。  2.检定方法:确定电子汽车衡的检定方法。常见的方法包括静态维持法、动态维持法和动态校验法。不同的方法会涉及到不同的测量原理和流程。  3.检定设备:确定用于电子汽车衡检定的设备,如校验分析仪、校验车、标准质量等。这些设备需要符合相关标准和精度要求。  4.检定过程:制定电子汽车衡的检定过程,包括检定前的准备工作、实际检定的步骤、数据记录和处理等。确保检定过程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5.检定标准:根据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定电子汽车衡的检定标准。这些标准通常会规定电子汽车衡的准确度要求、线性度要求、重现性要求等。  6.检定报告:制作电子汽车衡的检定报告,记录检定的日期、检定结果、测量误差等相关信息。检定报告需要保留并随时提供给相关部门或用户进行查阅。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电子汽车衡检定规程可能会因地区、国家或行业而异,因此请参考当地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以获得准确的信息和指导。

地磅传感器
如何判定地磅传感器好坏

  判定地磅传感器好坏的几种方法包括:  1.观察传感器的外观:检查传感器是否有明显的物理损坏或异常,如断裂、变形、腐蚀等。如果传感器外观有明显问题,很可能需要更换传感器。  2.测量传感器输出:使用合适的测试设备或仪器,测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传感器输出信号应该与实际测量值相匹配。如果输出信号不稳定、异常或与实际测量值不符,可能表示传感器存在故障。  3.比对传感器读数:将已知重量的物体放置在地磅上,与传感器读数进行比对。如果传感器读数与已知重量存在较大偏差,可能表示传感器存在问题。  4.清洁和校准传感器:有时候传感器可能受到灰尘、污垢等物质的影响,导致读数不准确。可以尝试清洁传感器,并进行校准以恢复正常工作。  5.借用其他设备校验:比对使用其他准确的测量设备,如其他地磅、天平等,与传感器读数进行比对。如果其他设备给出的读数与传感器读数存在较大偏差,可能表示传感器存在问题。  6.联系供应商或技术支持:如果以上方法无法确定传感器的好坏,建议联系地磅供应商或技术支持,寻求他们的帮助和指导。他们可能会提供更专业的测试方法或派遣技术人员进行检修和判定。

电子地磅
电子地磅汽车衡打印时间不准确如何调整

  如果电子地磅汽车衡打印时间不准确,可以尝试以下调整方法:  1.校准系统时间:检查地磅系统的时间设定,确保系统时间准确。如果系统时间不正确,可以进行时间校准,通常在系统设置或管理员界面中可以找到相关选项。  2.检查网络时间同步:如果地磅系统与网络连接,可以检查是否启用了网络时间同步功能。启用网络时间同步功能可以自动校准系统时间,确保准确性。  3.检查打印机设置:检查打印机的时间设置,确保打印机的时间与地磅系统的时间一致。如果时间不一致,可以调整打印机的时间设置。  4.更新驱动程序和固件:如果地磅系统和打印机使用的是特定的驱动程序或固件,可以尝试更新驱动程序和固件版本,以解决时间不准确的问题。  5.联系供应商或技术支持:如果以上方法无法解决问题,建议联系地磅系统供应商或技术支持,寻求他们的帮助和指导。他们可能会提供进一步的调整方法或派遣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和调整。

物联网地磅
物联网地磅系统功能

  物联网地磅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1.实时监测和记录重量数据:物联网地磅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和记录车辆或物品的重量数据,确保重量数据的准确性。  2.无线传输和远程监控:物联网地磅系统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将重量数据传输到远程服务器,使用户可以远程监控和访问重量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和便利性。  3.数据分析和报告生成:物联网地磅系统可以对收集的重量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相应的报告,帮助用户了解和分析货物的装载情况、运输效率等相关信息。  4.实时报警和预警功能:物联网地磅系统可以根据设定的阈值进行实时报警和预警,如超载报警,以提醒用户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运输风险。  5.数据可视化和管理:物联网地磅系统可以将重量数据通过图表、表格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并提供数据管理功能,方便用户查看、比对和管理重量数据。  6.故障诊断和维护:物联网地磅系统可以监测地磅设备的状态,及时诊断故障并提供维护建议,以保证地磅设备的正常运行。  7.数据安全和权限管理:物联网地磅系统可以对重量数据进行加密和安全存储,同时提供权限管理功能,限制用户对数据的访问和操作,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地磅安装
地磅安装过程中有哪些难题

  地磅安装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难题,以下是可能的三大难题及解决方法:  1.地面平整度不达标:地磅需要安装在坚固平整的地面上,如果地面不平整,会影响地磅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解决方法包括修复地面不平整处,例如填充填土、打磨等;或者选择适合不平整地面的特殊地磅设计,例如具有自动调平功能的地磅。  2.电源供应问题:地磅通常需要外部供电,如果现场没有方便的电源供应,将会是一个挑战。解决方法可以是寻找现场附近的电源接口,或者考虑使用无线供电技术,例如太阳能供电或者电池供电。  3.数据传输和管理问题:数字式地磅通常需要与计算机或者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管理,如果现场没有网络接入或者数据传输不稳定,将会对地磅的使用造成困扰。解决方法可以是增加网络接入设备,例如使用无线网络或者移动数据网络,或者选择具有离线数据存储功能的地磅,可以在网络恢复后自动同步数据。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云平台进行数据管理,方便远程访问和监控。  除了以上三个常见的难题,地磅安装还需要考虑环境因素、法规要求等等。为了确保地磅安装的顺利进行,建议找到专业的地磅安装服务商,他们具备经验和专业知识,并能根据实际情况提供解决方案。

常见问题

更多>

可能是由于车辆超载导致。解决方法:需要将部分货物卸下,使车辆重量不超过汽车衡的最大承载能力。如果车辆未超载,则可能是汽车衡故障,需要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复。

可能是由于传感器受到外部干扰或损坏导致。解决方法:检查传感器是否正确安装和连接。如果传感器正常,则可能是受到外部干扰导致,需要将外部干扰源移开。如果传感器损坏,则需要更换传感器。

可能是由于传感器故障或平台不平衡导致。解决方法:首先检查平台是否水平,如果平台不平衡,则需要调整平台。如果平台平衡,则可能是传感器故障,需要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复。

可能是由于传感器错误或软件故障导致。解决方法:首先检查传感器是否正确安装和连接。如果传感器正常,则可能是软件故障,需要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复。

可能是由于电源故障或计算机故障导致。解决方法:检查电源和电缆是否连接正确。如果电源和电缆连接正确,则可能是计算机故障,需要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复。